发布时间:2025-02-22 09:43:34 人气:4
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是保障工程安全、质量及环境保护的核心依据,涵盖施工准备、技术方法、质量控制、安全管理等方面。以下是基于现行规范的综合性总结:
一、施工准备
1.勘察与设计
-施工前需进行地质勘察、岩土力学测试及隧道地质勘探,确保设计与实际地质条件匹配。
-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,包括施工组织、进度计划、材料设备供应等,并经资质单位审核批准。
2.洞口工程准备
-洞口施工前需完成截水沟等排水系统,分层开挖边仰坡并同步实施锚喷挂网支护,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作业。
-爆破开挖时需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,严格控制震动速度,邻近建筑时需采取降震措施。
二、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
1.施工方法选择
-根据地层条件选择盾构法、钻爆法或掘进法:
-盾构法:需确保供排水系统完善,避免设备故障。
-钻爆法:需编制爆破设计,控制装药量及起爆顺序,确保安全。
-新奥法:强调“短进尺、强支护、勤量测”,适用于复杂围岩段。
2.超前支护技术
-超前小导管注浆:管径常为42mm(壁厚3.5~5mm),注浆压力0.5~2.0MPa,浆液扩散半径约0.5m,用于加固软弱围岩。
-大管棚支护:适用于洞口破碎带,钢管需满足Q235B/Q345B材质标准,注浆后需检测填充效果。
3.复合支护技术
-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构筑法,**支护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,需保证支护与围岩密贴。
-特殊地质(如岩溶、断层)需结合超前地质预报(TSP、地质雷达)动态调整支护参数。
三、施工质量控制
1.材料与工艺控制
-钢材需符合《GB/T 8162-2018》《GB/T 1591-2018》标准,注浆材料禁用有毒化学浆液,优先采用水泥基浆液。
-混凝土施工需确保模板精度、浇筑密实度及养护条件,清水混凝土需专项工艺控制。
2.检测与验收
-施工中定期检查支护变形、注浆密实度及围岩稳定性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。
-竣工验收需提交竣工图纸及报告,重点核查结构强度、防水性能及监测数据。
四、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
1.安全措施
-洞口及掌子面需设置防护网、安全标识,高处作业平台需符合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规范》(JGJ80)。
-瓦斯隧道需配备气体监测系统,爆破作业严格管理火工品,避免爆炸风险。
2.环保要求
-控制施工噪音、扬尘及振动,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,减少对周边生态的影响。
-弃渣需规范堆放,避免堵塞排水系统或引发滑坡。
五、规范与标准依据
-国内规范:
-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》(TB 10118)。
-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》(TB 10304-2020)。
-《Q/CR 9226-20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》。
-国际参考:ASTM A53(美国)、EN 10219(欧洲)等钢材标准。
六、特殊工况处理
-湿陷性黄土:需采用注浆固结、抗滑桩等措施,降低地基湿陷风险。
-高瓦斯地层:加强通风与监测,采用防爆设备,严格控制火源。
以上规程需结合工程实际动态调整,施工中应遵循“安全**、质量为本、绿色施工”原则,确保铁路隧道工程的高效推进与长效安全。
页面链接地址:http://www.cnjccs02.com/company/34.html,本文由钢花管厂家-钢花管现货-超前小导管厂家-凯沧科技编辑整理,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!
上一篇:超前小导管的管径标准及选择
相关推荐